Activities
活动内容
2月9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称,该委日前印发《深圳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透露,到2025年,深圳服务业增加值将突破2.5万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77%。
《规划》提出,把服务业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推动服务技术、理念、业态和模式创新,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在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要构建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积极部署智能化传感器,推动万物互联发展,打造鹏城智能体。在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支持服务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强化公共服务支撑,积极建设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各类数字化服务平台、开源社区、第三方机构面向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开发工具及公共性服务。此外,发挥深圳创新创业优势,提高服务业科技含量,推进创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在探索新业态新模式上,持续拓展前沿科技应用场景,促进各种形式的商业模式、产业形态创新应用,培育壮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平台经济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提升平台整合资源、对接供需、协同创新功能,着力解决用户权益保护、税收征管等问题;支持共享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共享医疗、共享教育等生活性共享服务,鼓励发展共享机床、共享员工、共享仓库等生产性共享服务,规范发展社交电商、网红直播等新型分享经济。福田区:重点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全面提升金融、科创、时尚等核心服务功能。罗湖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提升商贸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功能。盐田区: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离岸贸易、旅游消费、海洋体育消费等,推动生态康养与基因科技服务融合发展。南山区:依托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西丽高铁新城、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区,打造湾区数字经济核心区、消费经济枢纽区、创意经济集聚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高端商贸、文化产业。宝安区:提升宝安中心区产业服务功能,依托国家航空枢纽、国际会展文旅城、海洋新城和“互联网+”未来科技城等一批重点区域及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临空经济、总部经济和文旅经济。龙岗区:依托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平湖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坪地国际低碳城等重大平台和项目,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制造服务业聚集基地、大湾区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创新服务聚集高地、深圳东部消费中心。龙华区:依托北站国际商务区、九龙山数字城、鹭湖中心城、龙华国际商圈、大浪时尚小镇、观澜文化小镇,大力发展国际商务、金融服务、科技与文化创新服务、时尚消费等,打造高端专业服务集聚区、深莞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及多个辐射北部的核心商圈。坪山区:依托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完善科技、信息、金融、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服务功能。光明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发展前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服务,打造新型科研经济增长极。积极发展科技服务、全域旅游、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大鹏新区:依托新大、下沙等高端特色滨海旅游消费项目,加快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深圳国际食品谷创新先导核、环龙岐湾片区建设,推动文旅、体育、科技、食品、教育、海洋、康养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深汕特别合作区:依托深汕湾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海洋智慧港、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基地和小漠文旅产业集聚区等,加快发展科技、物流、旅游、康养、休闲服务业。
